宋璇涛副省长在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来源: 办公室 发表时间: 2015-04-29 【字号:

宋璇涛副省长
在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
(2008年5月1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经过各位代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预定的各项议程,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统领,学习讨论了徐光春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审议通过了省残联四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选举产生了省残联新一届领导机构,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这次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的大会,团结奋进的大会,鼓舞人心的大会,必将对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工作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会选举我担任省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同志们的重托,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相信,在以李玉德同志为理事长的新一届省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带领下,全省残联系统一定能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政府,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一会儿,全国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先我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全面完成残疾人工作各项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五年,也是我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大意义,认真领会中央7号文件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不辱使命,加快发展,确保本次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康复工作要有新突破。要以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特别要抓好康复示范区建设,每个县(市、区)都要建立一个示范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同时,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分批解决残疾人康复难的问题,让广大残疾人切实得到实惠。
二是教育工作要有新成效。要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目标,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努力使残疾人与健全人教育水平相一致。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和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场所建设。特别要实施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凡是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座适合特殊教育的学校,消除我省特殊教育学校空白县。
三是就业工作要有新举措。要以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为目标,认真贯彻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要鼓励和扶持兴办福利企业,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各级残联要按照国家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行政职能,认真做好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做好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
四是社会保障工作要有新进展。要以建立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为目标,修订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能够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待遇,特别要解决好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要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将处于贫困边缘的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五是文化体育工作要有新思路。要以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为目标,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积极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提高残疾人竞技水平。特别要抓好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让残疾人就近参与,娱乐身心。
二、突出重点,努力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重大部署,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段时间以来,全省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指导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光春书记、全国副书记的重要批示。省残联先后组织9个调研组,深入全省18个省辖市、40多个县(市、区),对残疾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残疾人情况,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全省残疾人事业“全面工作争先进,单项工作创一流”的发展思路,我都赞成,希望全省残联系统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强力推进“复明工程”,创建“白内障无障碍省”。我省是全国残疾人大省,也是白内障患者大省。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全省视力残疾人总数103万,白内障患者80.83万,目前适合做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0万,加上双盲患者,可作手术者超过100万。盲人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实施好“复明工程”,是造福我省特困残疾人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的德政之举。各级残联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打好基础,攻难克艰,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到2010年将我省建成“白内障无障碍省”。关于此项工作,省政府将于近期作具体安排部署,各地要认真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迅速行动,扎实工作,确保这项活动落到实处。
(二)大力开展帮扶活动,动员全社会为残疾人办好事、解难事。据统计,全省农村贫困残疾人口达到87.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3.3万人。为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不能局限于节假日的慰问,要建立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让残疾人时刻感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各级残联要率先行动,动员全社会捐款捐物,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权利。当前,我省残疾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极不适应,严重制约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切实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增强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能力。特别要把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不按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征收就业保障金,这是国家法律赋予我们的一项任务和职责,也是促进残疾人就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保障措施。从近几年收取就业保障金的情况看,还有巨大潜力可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各级残联要积极借鉴省外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宣传教育,让全社会认识到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重要意义,提高依法交纳的自觉性;要积极协调税务部门搞好代征,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四)抓好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打基础。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目前,我省已有113个县(市、区)建成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但从统计和了解的情况看,还存在着标准不高、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各地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切实管理好、发挥好综合服务设施的功能作用。还未建设综合服务设施的,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在搞好规划的同时,协调解决好选址、征地、建设资金等问题,尽早建成并投入使用。在郑东新区兴建的河南省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省发改委已经立项,列为2008年全省重点建设工程,省残联要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尽快征地,尽早动工,早日把这一工程建成带动全省残疾人康复、培训、文体活动的龙头工程,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
三、统筹发展,不断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残疾人事业是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事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促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稳定、高效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增加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分管领导同志要带着感情、怀着热情、倾注真情,切实关心残疾人工作,真心关爱残疾人生活,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和协调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特别是对残疾人呼声高、反映强烈的医疗卫生、康复、劳动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工作力度,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制定一系列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具体措施,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新闻宣传单位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计划,加大投入,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所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从根本上改变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教育部门要落实好特教补助经费,满足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民政部门要落实好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救济,确保特困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扶贫部门要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安排,同步实施;文化、体育部门要广泛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要按照本部门的业务,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
(三)社会各界要关爱残疾人,营造扶残助残良好风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向残疾人伸出温暖之手、关爱之手、帮助之手,进一步形成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形成全社会尊重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原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