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简报2006第23期

来源: 发表时间: 2006-07-07 【字号:

   △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为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发来贺信

   △ 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在郑成立,徐光春接见总会成员并发来贺信,陈全国、刘新民为总会揭牌

   △ 中国残联贺信

   △ 行慈善之举 兴利民之业
              ——热烈祝贺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成立

   △ 助残济困 阳光行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军作

   △ 省残联理事长陈砚秋在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第一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省委书记、省人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为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成立发来贺信

        欣闻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在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天成立,很有意义。在此,我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特向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与会的热爱助残济困事业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慰问!
        助残济困是光荣而崇高的事业。我们党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历来十分重视,明确提出要逐渐“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省委、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大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人口大省,我省残疾人的数量还很大,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需要全省上下本着互相帮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使他们走上小康之路,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既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所应共担的道义责任。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正义之举。
        助残济困顺民心、合党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和关爱弱势群体。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选择了一个好的载体和平台,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会感召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为弱势群体献爱心、作奉献,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残疾人、为生活困难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也一定会有力地促进我省弱势群体的和谐与发展,加快和谐中原、富裕中原和美好中原的建设步伐。
        助残济困是慈善事业,也是一项光辉的事业,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的事业。我相信,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在总会领导机构的领导下,通过你们的积极努力,一定会进一步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
        预祝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祝与会的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祝我省的残疾人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2006年7月1日

 

中国残联贺信

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成立大会:
        值此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成立之际,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许多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大力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十一五”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紧迫任务,需要党和政府给予更多重视和支持,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发起成立,残联和社会企业家、知名人士积极参与的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广泛募集资金专门用于培训残疾人、救助特困家庭,这充分体现了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厚爱。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河南省各级领导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和善举,将对解决残疾人困难,促进全省各项扶残济困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河南省残疾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006年7月1日


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在郑成立
徐光春接见总会成员并发来贺信 陈全国刘新民为总会揭牌

    
         7月1日,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在郑州成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接见总会成员并为成立大会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助残济困是光荣而崇高的事业。我们党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历来十分重视,明确提出要逐渐“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省委、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大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人口大省,我省残疾人的数量还很大,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需要全省上下本着互相帮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使他们走上小康之路,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既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所应共担的道义责任。
         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进程的正义之举。
         徐光春在贺信中指出,助残济困顺民心、合党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和关爱弱势群体。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选择了一个好的载体和平台,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会感召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为弱势群体献爱心、作奉献,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残疾人、为生活困难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也一定会有力地促进我省弱势群体的和谐与发展,加快和谐中原、富裕中原和美好中原的建设步伐。
         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李柏拴、王明义、张世军、李志斌、吴全智、刘新民、郭国三、赵江涛等省领导出席成立大会。陈全国、刘新民为总会揭牌。
         陈全国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向新当选的总会全体成员和全体会员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助残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为民’隋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民众参与、慈善组织实施,努力形成助残济困的强大合力,切实向残疾人和困难群体伸出温暖之手、关爱之手、帮助之手。要帮助他们生活,怀着真挚的感情、满腔的热情,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康复、福利、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体学知识、学技能、学本领,鼓励他们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要帮助他们做人,用助残济困的善行温暖人,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人,用诚挚友善的爱心激励人,使残疾人和困难群体8-受到人间真情、社会温暖,激发感恩良知,自觉回报社会。要帮助他们成才,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热爱祖国的情怀,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求生存、图发展的志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陈全国强调,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是贯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救助弱势群体的具体措施;是在建党85周年之际向党献上的一份厚礼;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征程中为河南人民、特别是残疾人和困难群体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善事。新成立的助残济困总会要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助残济困的理念,感召社会各界献爱心、作奉献;要创新募捐方式、拓宽募捐渠道、提高劝募能力,努力筹措更多的慈善资金、开发更多的慈善资源;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要坚持以高效率的助残济困活动服务群众、赢得支持,增强社会知名度,增强社会公信力,把助残济困总会这一品牌做大、做响、做好。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军当选为第一届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主席。总会成立当天,共收到社会各界首批捐款965万元。

                                                (河南日报记者  李铮、李旭兵)

行慈善之举  兴利民之业
——热烈祝贺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成立

  7月1日,在建党85周年之际,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在郑州隆重成立,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对全省残疾困难群体的深切关怀和深情厚谊,也是我省560多万残疾人的一个福音。
  残疾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近年来,我省残疾人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广大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参与社会活动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他们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他们盼望早日得到康复,盼望受到良好的教育,盼望平等的就业机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广大残疾人来说,来自社会的一点援助,一次机会,一缕关爱,甚至一个微笑,都有可能构成他们人生的一个有力支点,丰富他们的人生,甚至改变他们的生活。
  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助残济困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依法筹募帮扶资金,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关注、帮助、救助残疾人和生活特困家庭,促进我省弱势群体的和谐与发展。根据章程,助残济困总会将通过筹措助济资金,组织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救助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的友好团体往来交流,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和关爱弱势群体。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合乎党意、顺应民心;社会各界和企业家的捐赠,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体办好事、办实事,必将感召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献爱心、作奉献。
  在此,我们也希望广大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勇于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建设和谐中原、富裕中原和美好中原作出应有的贡献。

                                                            (河南日报评论员文章)


助残济困阳光行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军作

旭日东升,明月高悬;        老幼扶持,日夜难眠;
日月同辉,国泰民安:        煎熬光阴,度日如年;
华夏各族,奋进扬鞭:        神苦天知,辛酸地见;
和谐社会,共谋发展;        许多重残,身残志坚;
名人大家,老弱病残;        自强自立,动地感天。
生逢其时,互相关联:        助残济困,志在奉献;
国有良策,能者行先;        合乎党旨,顺应民愿;
胃而忧民,不忘贫寒;        呼醒强者,唤来善款;
中华美德,济困助残;        献心出力,同苦共甘:
有识之士,美名流传。        八仙过海,各显其贤;
浩瀚世界,风云多变;        心系残困,多策并兼;
天灾人祸.险象生环:        长其志气,解其所难;
祸降何家,谁可料占?         阳光行动.踊跃向前;
中原大地,人口万万:        严霜识梅,爱心可鉴:
残疾之躯,千万之半:        雷厉风行,雪中送炭:
闻之者惊,观之者叹:        一分一厘.诚可贵焉;
诚心相帮,无力回天:        不惜万贯,功可比天:
一人受残,几代悲观:        各界仁人,相照肝胆:
左邻右舍,心神不安:        共行善举,兴我中原。
残疾之人.自立困难:                                                 

 


省残联理事长陈砚秋在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第一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7月1日)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我们建党85周年的日子里,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军发起成立的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今天宣告成立。以“培训残疾人,救助特困家庭”为己任的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必将改变千千万万个残疾人的命运,使众多的特困家庭受益。在此,我谨代表省残联和全省560万残疾人,也代表将来所有的受益者,向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总会慷慨捐赠的各位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总会成立而呕心沥血的张世军主席表示崇高的敬意!
         残疾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残疾人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障碍,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看到,在许多地方住房最差的仍然是残疾人,穿衣最破的还是残疾人,沿街乞讨的大多也是残疾人。改变他们的命运,根本在就业,前提是培训。各位慈善家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你们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饱含着你们心血智慧的笔笔善款,彰显了你们博大的情怀和人格魅力。你们的高尚之举,必将永驻青史。
         省残联作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管理部门和残疾人的代表组织,一定要履行职责,热情服务,扎实工作,选好项目,用好资金,为尽可能多的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解除困苦;一定要团结教育残疾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学好本领,回报社会。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仁人志士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给予经常性的指导、批评和监督。
         最后,祝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事业兴旺、蒸蒸日上!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胜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