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河南省残联召开2025年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会上,南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云胜以《聚焦优化服务 加强协同联动 高效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理工作》为题作典型发言,从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注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强化调研督导,确保工作实效等方面交流了南阳市残联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理工作经验做法。
2024年,南阳市残联在省残联的精心指导和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实现了“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端受理、一次办理”,开启了残疾人“办证便利化、补贴同步化、帮扶及时化”的高效服务南阳新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市申请办理9795件,已办结7476件,办结率76.3%;总办件量位居全省第一。
一、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南阳市残联主动承担牵头部门职责,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加强总体设计,推动模式创新,注重改革引领和数据赋能双轮推动”的总要求,在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绩效上下功夫。积极与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审批服务中心、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体委等多部门构建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强大合力。
二、注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参加省级培训、举办市级培训班、市县多次召开推进会议等形式,对培训对象进行扩面,通过专家答疑解惑、现场咨询等形式,对业务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业务负责人、“一件事”综合窗口业务员、乡镇、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和网格员等全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参训人员熟知办事流程和操作指南,推动“一件事”高效办理。
三、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
一方面,我们通过线上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居民网格微信工作群等,定期推送残疾人相关政策、服务指南等信息,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印发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宣传单十万余份,发放到乡镇、村(组);在县残联办证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窗口进行张贴;在邮政快递邮寄残疾证中附办事流程、办理指南、申请表;在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中,动员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上门为残疾人及其亲属宣传“一件事”服务,将政策宣传深入到社区、村庄、家庭,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四、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一方面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线上”,依托河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业务协同、系统互联、信息汇聚、数据互通,解决群众多头申办、多次登录、反复填报等问题。“线下”,按照 “一表申请、统一受理、后台流转、并行办理”的要求,“多部门”申报实现“一窗式”受理。缩短办理时限,形成残疾人服务 “一件事”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推行“1+N”上门服务。联合相关部门聚焦评残办证、民生保障、托养护理、技能培训、康复治疗等N项“量体裁衣式服务”,开设政务服务直通车“流动窗口”,深入镇、村(社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残疾人在办事过程中的难点。
五、强化调研督导,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高位推进。南阳市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市残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座谈会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二是开展调研。10月份,结合工作实际,安排5个调研组到各县区开展调研,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督导通报。为了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市残联实行了日通报制度。每天下午六点通报县区办件进度和办结率,对进度较慢或存在问题的县区进行督促和指导,为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保驾护航。
下一步,南阳市残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完善各项便利化举措,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