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政务中心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理论研究
    资料文献
    廉政建设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信息
    高层关注
    重要信息
    专题栏目
    中国残联
  • 业务中心

    组织建设
    康复指导
    教育就业
    宣传文体
    法律维权
    财务经济
    信息统计
    惠残服务
  • 政务服务

    领导信箱
    在线访谈
    服务指南
    联系我们
    在线捐助
    网上调查
    就业服务中心
  • 地市残联

    地 市 残 联 郑 州 市 开 封 市 洛 阳 市 平顶山市 安 阳 市 鹤 壁 市 新 乡 市 焦 作 市 濮 阳 市 许 昌 市 漯 河 市 三门峡市 南 阳 市 商 丘 市 信 阳 市 周 口 市 驻马店市 济 源 市
    直 属 机 构 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河南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 河南省残疾人就业信息网
    区 县 残 联 汝州市 邓州市 兰考县 滑县 新蔡县 杞县 永城市 开封市祥符区 开封市示范区 开封市禹王台区 开封市鼓楼区 开封市龙亭区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 中牟县
  • 工作平台入口

工作平台入口

地图查询

角色管理

站点信息

栏目SEO

站点SEO

政务中心

政务公开

  • 残联简介
  • 领导介绍
  • 部门职能
  • 直属单位
  • 县区残联
  • 规划计划

政策法规

  • 法律法规
  • 中央文件
  • 省部文件
  • 优惠政策
  • 重要文件解读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建知识
  • 制度建设
  • 文明建设

理论研究

  • 研究动态
  • 政策研究
  • 交流探讨
  • 工作交流

资料文献

  • 工作简报
  • 五代会资料
  • 六代会资料

廉政建设

  • 廉政动态
  • 理论观点
  • 纪律法规
  • 廉政文化

信息公开

  • 公开指南
  • 公开年报
  • 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系统首页

数据统计

栏目管理

用户管理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信息

高层关注

重要信息

专题栏目

中国残联

系统菜单

友情链接

业务专栏

组织建设

  • 业务动态
  • 残疾人证
  • 志愿者助残
  • 社区残疾人工作
  • 残疾人专门协会

康复指导

  • 业务动态
  • 康复知识
  • 康复政策
  • 康复机构
  • 学术交流

教育就业

  • 业务动态
  • 教育培训
  • 扶贫与社会保障
  • 就业

宣传文体

  • 业务动态
  • 文化艺术
  • 残疾人体育

法律维权

  • 业务动态
  • 法制建设
  • 法律援助
  • 无障碍设施建设

财务经济

  • 业务动态
  • 财经法规
  • 政府采购
  • 服务设施建设

信息统计

  • 业务动态
  • 信息
  • 统计

惠残服务

外链图片

在线服务

领导信箱

在线访谈

服务指南

  • 服务指南
  • 服务平台
  • 帮助信息

联系我们

在线捐助

网上调查

就业服务中心

修改密码

领导信箱

专题栏目

国家安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河南省残联综治平安建设专栏

十四五献计强国策

新冠防疫

十九届五中全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

第七次代表大会

  • 新闻速递
  • 媒体报道
  • 图看七代会
  • 专题视频

第十九届第三次会议

聚焦河南两会

党建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豫爱同行

残疾人之窗

残疾预防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

出彩中原人

省残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考试成绩管理

部门管理

法律咨询

惠残服务

残疾人证

生活保障

康复服务

辅助器具

教育培训

劳动就业

文化体育

扶贫

帮助

无障碍声明

敏感词汇

  • 咨询热线
  • 法律咨询
  • 领导信箱

便民中心

  • 维权在线
  • 基金募捐
您所在的位置:业务专栏 > 宣传文体 > 文化艺术
0

集中托养 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

来源:河南省残联     发表时间:2020-09-03     【字号:大 中 小】    浏览次数:39502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众多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

  小康路上如何不落一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基本民生如何保?

  

  近日,记者走访驻马店、南阳等地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发现,贫困重度残疾人过去的生活中,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方便、不如意,但自从住进托养中心这个“新家”,每天的日子都是幸福的。

  托养一人 幸福一家

  以前,55岁的周玉萍整天以泪洗面:丈夫和儿子因为肌肉萎缩,只能坐在轮椅上。她一个人又是伺候爷俩儿,又是种地,经常累得直不起腰。

  今年6月1日,西峡县托养中心建成后,她们一家三口入住托养中心,经过培训,周玉萍当起护理员,负责照看丈夫和儿子在内的8位半失能人员,主要是送饭、吃药等日常照护。

  “忙的时候,医生、护理员都能搭把手,就不那么累了。”周玉萍笑着说,“在家时只有过节才吃一次肉,住到这里顿顿有肉吃,日子比以前强了几百倍。”

  

  21岁的张铎和16岁的张雨是兄妹俩,两人都是脑瘫患者,智力相当于2岁儿童。今年6月,张铎兄妹作为首批院民,入住西峡县托养中心。

  “白天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到房间看他俩一次,晚上也要起来看三次,更换尿不湿,盖被子等。”护理员张秀莲每天晚上十点前没有睡过觉,早上五点多又早早起来,给兄妹俩洗漱,把饭端到房间喂他们。

  朝夕相处,张铎兄妹俩只认张秀莲。有一天,张秀莲请假去医院看病。吃午饭时,没见到张透莲,无论换谁喂饭,兄妹俩就是不吃。还没看上病的张秀莲匆匆忙忙回到托养中心,哄着兄妹俩吃完饭,才又去医院看病。

  “在托养中心,一日三餐不愁,勤洗澡和换衣服,还定期体检。”张秀莲介绍,“张铎父母看到孩子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照顾得精心,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作为护理员,周玉萍不仅能照顾丈夫和儿子,每个月还拿2000元的工资。张铎兄妹有人照料,他们的父母没了负担,在村里流转10多亩地,种植香菇奔富路。

  全省各地铺开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

  医养结合 看病不出院

  8月19日,姐姐马松带着水果和零食,再次来到西峡县精神病人康养中心,看到弟弟马栓的精神变得更好了,她由衷地感到欣慰,“以前说两句话就会骂人、打人,现在能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交流了。”

  因受不了父母先后离世的双重打击,马栓得了精神分裂症。马松带着弟弟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万般无奈只好回家保守治疗。马栓的病反复发作,严重时不认得家人,甚至打骂家人。去年,西峡县利用公建民营的方式,引进一家专业民营医院,建立精神病人康养中心,马栓终于有了归宿。

  经过及时治疗,马栓恢复得很好。“在这里管吃管住,治疗不花钱,我很放心。”马松说,每次来看,弟弟变化都很大,希望他快点好起来,找个工作,回归社会。

  

  汝南县三门闸街道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就建在三门闸医院院内,目前已入住20名重度残疾人。三门闸医院院长李刚介绍,中心采取医养结合方式,入住残疾人都建有健康档案,签约医生每天对入住残疾人进行巡诊,并因人而异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

  许妞妞是一名智力、肢体一线残疾人,也是被人收养的育婴,在其养父去世后,无人照顾,进入三门闸街道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刚进入中心时,许妞妞瘫坐在床上不能动弹。经过三年的精心照顾和康复训练,如今,许妞妞在别人的搀扶下能下地行走,并有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造奇迹 找回自信

  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不仅帮残疾人脱贫解困,还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康复和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实现人生价值。

  32岁的刘更臣,是上蔡县邵店镇庙王村人,10年前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不幸摔成了高位截瘫。妻子撇下他和儿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刘更臣说:“以前在家的时候,白天俺妈照顾我,晚上俺爸照顾我。在家啥也不做,1分钱也挣不到。”

  

  2016年,刘更臣进入托养中心后,母亲也在那里当起护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在生活、医疗、保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刘更臣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开始代销当地特产丝瓜水系列护肤产品。刘更臣自豪地说:“我用手机就可以在网上卖东西,每月有600元左右的收入,感觉自己不再是个废人。”

  在驻马店市开发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信娅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十年前,正上大学的信娅娟突发疾病导致两侧股骨头坏死,从此与轮椅为伴。卧床五年,信娅娟花费了50多万元医疗费,沉重的债务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来气。家里陷入贫困和绝望,父母终日以泪洗面。看着曾经的同学纷纷走上工作岗位,信娅娟失落、懊恼,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甚至一度想要放弃生命。

  2018年3月,在信娅娟最痛苦绝望的时候,驻马店市残联的帮助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她的生活。残联干部不仅安排她入住托养中心,还送钱给她治病。

  经过治疗和康复,信娅娟的身体逐渐行动自如,成为了照顾托养中心老人的护理人员,靠自己的劳动每年收入3万多元。“以前看不到希望,我没少流眼泪。现在我也有泪,但这是感恩的泪。”信娅娟说。


  • <<上一页
返回首页丨收藏本站丨网站地图丨帮助信息丨隐私安全丨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中国残联“两微一端”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中国政府网残疾人服务专栏
  • 中国残联简报
  • 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
  • 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
  • 中国盲文图书馆
  • 第二代残疾人证查询服务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客户端

版权所有: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豫ICP备11018642号-2 技术支持:河南省残联信息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与德善街交叉口西南角(450000) 电话:0371-60856000 传真:0371-60856001 邮箱:sclxx676@163.com

您是第 7107138 位访问者